第151章

赵安听了这话,大大地松了一口气,道:“老奴这就去办,英国相这次给了不少钱财,今天就能把田地买下!”

行宫之中,范松招待众位师姐一顿丰盛的午宴,席间,也把结果告诉了大家。对这个结果,众位女修自然是感激不已,纷纷娇声向范松敬酒。

范松当然是来者不拒。

虽然这酒与杏花街的灵酒不能相比,但气氛可比当陪酒师快活多了。

到了下午申时,范松与众位师姐刚吃完饭,赵安也回来了。

“大王,地已经买好,要不要移驾过去看看!”

“好,去看看!”

一群人浩浩荡荡,跟在赵安后面,前往目的地。

前方领路的赵安心情愉快,走起路来轻飘飘地,仿佛脚底生风。

他当了大内总管这么多年,还是第一次这么高兴。

原本的大王,长公主的病痨鬼哥哥赵充,整天只知道花天酒地,又没有子嗣,现在身子彻底坏掉,半死不活地待在万岁山庄,等待最后日子的到来,也无法履行国王的职责了。

对前大王,赵安是一百个不满意。如果不是先王的遗泽, 南泽国的百姓和赵安也不想拥戴喜怒无常不务正业的赵充。

所以,当幼时就有贤名的长公主赵彤即将回来继承王位时,整个南泽国的国民都是欣喜万分的。

可惜,偏偏这个时候,赵彤居然筑基成功了,而且,一飞冲天,成为仙宗的天才弟子,对这个结果,南泽国的国民是又高兴又遗憾。

对于帮助赵彤筑基的大功臣,仙宗弟子云松子,南泽国的百姓情感复杂,不过基本以感激为主。

长公主把范松推出来担任南泽国的国王,除了少数一些人外,绝大部分国民都是乐见其成的。

在他们眼中,范松就是长公主的代表,就算是原本威望颇高的大将军常青子,支持度都赶不上长公主支持的范松。

后来范松不愿意履行国王职责,长公主又把儿时好友英禾,原本的财政大臣,推出来担任实际掌控王国的人,但大家依然把范松当成真正的国王。

赵安昨晚见到英禾母子过来对新国王服软,心中已经满意异常,今日又见新国王与众位修士交好,更觉得高兴。

大将军毕竟是大将军,国王才是一国之根本,新国王实力强大,他这个大内总管才更有权势。

一炷香功夫,众人来到紧靠秀峰山山脚的一块土地。

范松一见到这块地,立刻觉得满意之极。

先不管土地是否肥沃,这块土地的位置非常好。它位于荷田镇与秀峰山之间靠西三里处的位置,是一块相对平整同时又很独立的高地,与地面的距离平均有十丈左右。

北面就是秀峰山的一处陡峭山崖,与秀峰山之间隔着一个宽约三十丈的深沟。

西面是怪石嶙峋的山脚和茂盛幽深的杂木林。

南面是未开发的一片湿地水塘,方圆大概一里左右,水塘再向南,就是荷田镇的灵田片区。从这情况来看,这块灵田下方的灵脉应该与荷田镇的灵田是一体的。

高地东面同样是高低不平的乱石,宽度约有一里半,然后就是荷田镇与秀峰山山上宗门相连的人口聚集区。

除了稍微偏僻一点,路不平整一点,这块灵田几乎没什么毛病。

月娥等女修也非常满意。这个位置比起荷田镇更靠近宗门,而且又足够僻静,正好适合大家修炼。

唯一的麻烦就是这里是未开发的土地,所以初期的开荒会比较辛苦,同时,还要建造一些居住的房屋。

范松原本就没打算对众位师姐苛刻,从赵安口中了解了灵田种植的一些通用规矩后,他与众师姐达成了口头协议。

除了五亩灵田和十亩普通田留给赵温自己打理外,整片高地全部承包给月娥等人。

普通田地的产出不算,全部归月娥等众女修所有,灵田产出的十分之一作为众女修的劳动报酬。

这个条件是相当丰厚了,按照荷田镇那边的做法,种植五亩灵田,修士每月的平均薪俸是十枚下品灵石,每年收获一季,综合算起来,几乎等于灵田产出的二十分之一。

范松给的薪俸直接翻倍了。

更重要的是,他采取的多劳多得制度,所以,修士的工作热情肯定更高涨,到时候获得的收入绝对不止是简单的每月二十枚下品灵石了。

女修们听了这个条件,自然各个感激万分,师弟师弟叫得亲热。

不过,最多也就是如此了。

失去了神识合修的机会后,范松作为大家眼中的废物弟子,肯定不是道侣的好人选,等她们成为筑基修士后,与范松的距离就更大了。

一切商议好之后,范松和一众女修返回宗门。

女修们先走了,月娥和范松在后面慢慢走路说话。

范松今日如此给月娥面子,月娥心中自然高兴。两人一边走,一边聊,范松也随口说了一些近况。

月娥是万万没想到,范松除了捡了个便宜国王做,竟然还接了任务大厅的陪酒任务和人形靶差事。

这让月娥对范松的看法产生了颠覆。陪酒任务就算了,人形靶这份差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通过考核的,由此可见,云松子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差。

再加上云松子说话好玩,不时地冒出一些词语和见解,都让月娥觉得惊奇不已。

等进了宗门入口两人分别时,月娥竟然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。

又是一夜过去,范松在灵田小世界收获了十个虫茧,这是他有意留下来的。这点虫茧单独使用没什么用,但如果与其他东西混合纺织,还是可以做一只手套的。

他本来打算多留一些虫茧的,但留下青虫的后果就是禾苗无法生长,然后他觉得当晚的修行似乎都停滞了,所以,他决定,如果这次的手套没什么用,他肯定不会再这么做了。

出了宗门,戴上面具,范松直奔南市集。

因为担心普通的小作坊把虫茧浪费掉,他来回走了几趟,才停在巧器工坊的门前。这巧器工坊的东家范松认识,就是那位叫做冯熙的女修,陪酒的客人。

他之所以这么犹豫,也是因为这一点。

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多虑了,因为他根本见不到东家,甚至掌柜的都不会接待他。

巧器工坊面积有一亩大小,能在秀峰山买到这么大一片地皮,足可看出巧器工坊的财大气粗。

在门面的柜台前,一位小厮听说了范松的要求后,盘算了一下,劝说道:“我们巧器工坊的收费有点贵,如果你这东西价值不高,还是不要在这里浪费钱了,外面的小作坊就能做这事!”